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
纵我不往,子宁不嗣音?
青青子佩,悠悠我思。
纵我不往,子宁不来?
挑兮达兮,在城阙兮。
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。
译文
你青色的衣领,让我思绪绵长。纵然我不曾去找你,你难道就不能捎个音信?你青色的佩带,让我思念萦绕。纵然我不曾去找你,你难道就不能主动前来?我在城楼上徘徊张望,一天不见你的面,好像已有三个月那么长。
重点词语解释
子衿(jīn):古代学子的青色衣领。
嗣(sì)音:传递音讯。
挑达(táo tà):徘徊走动。
城阙(què):城门两侧的高台。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出自《诗经·郑风》,创作于先秦时期,作者佚名。诗歌以女子口吻抒发对恋人的焦灼思念,通过"衣领""佩带"等细节描写和夸张的时间对比,展现热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,成为中国古代爱情诗的经典之作。
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
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
桃之夭夭,有蕡其实。
之子于归,宜其家室。
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。
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
译文
桃树茂盛,花朵鲜艳。这位姑娘出嫁,家庭和顺美满。桃树茂盛,果实累累。这位姑娘出嫁,家庭和睦安康。桃树茂盛,枝叶繁茂。这位姑娘出嫁,家人幸福安康。
重点词语解释
夭夭(yāo yāo):茂盛的样子。
灼灼(zhuó zhuó):鲜明艳丽。
蕡(fén):果实硕大的样子。
蓁蓁(zhēn zhēn):树叶繁密的样子。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《桃夭》出自《诗经·周南》,是西周时期的民间诗歌。诗歌以桃树起兴,通过描绘桃树的繁茂、花朵的艳丽、果实的丰硕和枝叶的茂密,赞美新娘的美丽和贤惠,并祝福她婚后家庭和睦幸福。全诗语言简洁明快,意境优美,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和祝福。
硕人其颀,衣锦褧衣。
齐侯之子,卫侯之妻。
东宫之妹,邢侯之姨,谭公维私。
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。
领如蝤蛴,齿如瓠犀。
螓首蛾眉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
硕人敖敖,说于农郊。
四牡有骄,朱幩镳镳。
翟茀以朝,大夫夙退,无使君劳。
河水洋洋,北流活活。
施罛濊濊,鳣鲔发发。
葭菼揭揭,庶姜孽孽,庶士有朅。
译文
那美人身材修长,穿着锦缎衣裳罩着纱衣。她是齐侯的女儿,卫侯的新娘,齐国太子的妹妹,邢侯的小姨,谭公是她的妹夫。手指像柔软的嫩芽,皮肤如凝结的脂膏。脖颈似天牛幼虫白嫩,牙齿像瓠瓜子整齐。蝉儿般的方额蚕蛾般的眉,巧笑时酒窝动人,美目黑白分明顾盼生辉。美人身材高挑,停车休息在城郊。四匹雄马多健壮,马嚼红绸随风飘。雉羽饰车来上朝,大夫们早早告退,不让君王太辛劳。黄河水浩浩荡荡,向北奔流哗哗响。撒下渔网呼呼响,鲤鱼鲟鱼蹦跳忙。芦苇荻花高又长,陪嫁姑娘盛装打扮,随从武士威武雄壮。
重点词语解释
褧(jiǒng):用麻布制的单层罩衣。
荑(tí):茅草的嫩芽。
蝤蛴(qiú qí):天牛的幼虫,色白身长。
瓠犀(hù xī):瓠瓜的籽,排列整齐。
幩(fén):系在马衔两边的绸带。
罛(gū):大渔网。
鳣(zhān):鲤鱼。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《硕人》出自《诗经·卫风》,创作于春秋时期,作者不可考。诗歌描写卫庄公夫人庄姜出嫁时的盛况,通过铺陈其高贵出身、绝美容貌和盛大仪仗,展现先秦贵族婚嫁礼仪。全诗以工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,"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"成为千古名句,开创了中国文学描写女性美的先河。
维鹊有巢,维鸠居之。
之子于归,百两御之。
维鹊有巢,维鸠方之。
之子于归,百两将之。
维鹊有巢,维鸠盈之。
之子于归,百两成之。
译文
喜鹊筑好巢,斑鸠来居住。这位姑娘出嫁,百辆车迎接她。喜鹊筑好巢,斑鸠来占有。这位姑娘出嫁,百辆车护送她。喜鹊筑好巢,斑鸠挤满它。这位姑娘出嫁,百辆车成全她。
重点词语解释
维(wéi):句首发语词,无实义。
鸠(jiū):斑鸠,此处喻指新娘。
两(liàng):通“辆”,指迎亲的车马。
御(yà):通“迓”,迎接。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本诗出自《诗经·召南》,为西周时期民歌。以鹊巢鸠占起兴,描写诸侯贵族婚礼的盛大场面,反映先秦婚嫁礼仪制度。主旨既表现对婚姻的祝福,亦暗含对女子依附夫家命运的隐喻。
喓喓草虫,趯趯阜螽。
未见君子,忧心忡忡。
亦既见止,亦既觏止,
我心则降。
陟彼南山,言采其蕨。
未见君子,忧心惙惙。
亦既见止,亦既觏止,
我心则说。
陟彼南山,言采其薇。
未见君子,我心伤悲。
亦既见止,亦既觏止,
我心则夷。
译文
草虫喓喓鸣叫,蚱蜢蹦跳不停。没见到心上人,心中忧愁难平。若是见到他,若是相遇了,我的心才能安定。登上南山坡,采摘鲜嫩的蕨菜。没见到心上人,心中忧愁难消。若是见到他,若是相遇了,我的心才能欢愉。登上南山坡,采摘鲜嫩的薇菜。没见到心上人,心中悲伤不已。若是见到他,若是相遇了,我的心才能平静。
重点词语解释
喓喓(yāo yāo):虫鸣声。
趯趯(tì tì):跳跃的样子。
阜螽(fù zhōng):蚱蜢。
觏(gòu):遇见。
惙惙(chuò chuò):忧愁的样子。
夷(yí):平静。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《草虫》出自《诗经·召南》,为西周时期民歌。诗歌以草虫起兴,通过女子口吻抒发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,展现未见时的忧心忡忡与相见后的心安喜悦,情感真挚细腻,体现了先秦民歌质朴自然的艺术风格。
溱与洧,方涣涣兮。
士与女,方秉蕑兮。
女曰观乎?士曰既且。
且往观乎?洧之外,洵訏且乐。
维士与女,伊其相谑,赠之以勺药。
译文
溱水和洧水,正浩浩荡荡流淌。青年男女,手持兰草相约游玩。女子问:"去看看吧?"男子答:"已去过。"女子又说:"再去看看吧!洧水岸边,确实宽广又欢乐。"男女相互调笑,赠送芍药表达情意。
重点词语解释
溱洧(zhēn wěi):郑国两条河流名。
涣涣(huàn huàn):水流盛大貌。
蕑(jiān):兰草。
洵訏(xún xū):实在宽广。
谑(xuè):嬉笑调戏。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出自《诗经·郑风》,描写春秋时期郑国上巳节青年男女在溱洧水边游春相戏的场景,反映先秦民间自由恋爱的风俗。通过对话形式展现春日欢会,芍药赠答的细节体现含蓄美好的情感表达。
野有蔓草,零露漙兮。
有美一人,清扬婉兮。
邂逅相遇,适我愿兮。
野有蔓草,零露瀼瀼。
有美一人,婉如清扬。
邂逅相遇,与子偕臧。
译文
野地蔓草滋长,露珠凝结滚圆。有位美丽姑娘,眉目清秀温婉。不期而遇相见,正合我的心愿。野地蔓草蔓延,露珠晶莹闪烁。有位美丽姑娘,眉目清澈动人。不期而遇相见,与你共度美好。
重点词语解释
蔓(màn):蔓延滋长。
漙(tuán):露珠圆润的样子。
瀼瀼(ráng ráng):露水浓重的样子。
臧(zāng):善,美好。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《野有蔓草》出自《诗经·郑风》,为春秋时期民间情歌。诗歌通过野外蔓草露珠的清新意象,描绘青年男女邂逅相遇的喜悦,表达对自然纯真爱情的赞美。全诗重章叠句,语言质朴,意境空灵,展现了先秦时期民间歌谣的率真风格。
出其东门,有女如云。
虽则如云,匪我思存。
缟衣綦巾,聊乐我员。
出其闉阇,有女如荼。
虽则如荼,匪我思且。
缟衣茹藘,聊可与娱。
译文
走出城东门,女子多如云。虽然多如云,非我所念人。素衣青佩巾,才是慰我心。走出外城门,女子白如荼。虽然白如荼,非我所牵挂。素衣红佩巾,才可共欢愉。
重点词语解释
缟(gǎo)衣:白色生绢制的衣服。
綦(qí)巾:暗绿色佩巾。
闉(yīn)阇(dū):城外曲城的重门。
茹藘(rú lǘ):茜草,此处指代红色佩巾。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出自《诗经·郑风》,为春秋时期民歌。通过对比"如云""如荼"的众多女子与"缟衣"爱人的形象,表达对爱情专一的态度,体现先秦时期朴素真挚的婚恋观。
凄凉宝剑篇,羁泊欲穷年。
黄叶仍风雨,青楼自管弦。
新知遭薄俗,旧好隔良缘。
心断新丰酒,销愁斗几千。
译文
怀揣壮志写下《宝剑篇》,却终年漂泊不得志。如同黄叶在风雨中飘零,权贵们仍在歌舞享乐。新交的朋友因世俗偏见疏远,旧日知己也缘分断绝。只能借新丰美酒浇愁,不知要喝多少才能解忧。
重点词语解释
羁泊(jī bó):漂泊流离。
青楼(qīng lóu):指权贵家的华美楼阁。
心断(xīn duàn):绝望到极点。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晚唐诗人李商隐所作,反映牛李党争中寒门士子的困境。通过风雨黄叶与青楼管弦的对比,揭露社会不公,抒发怀才不遇之愤。末联用马周新丰独饮典故,强化孤寂悲凉之感。
子惠思我,褰裳涉溱。
子不我思,岂无他人?
狂童之狂也且!
子惠思我,褰裳涉洧。
子不我思,岂无他士?
狂童之狂也且!
译文
你若真心想我,就提起衣裳趟过溱水。你若不想我,难道没有别人吗?轻狂的小子太狂妄了啊!你若真心想我,就提起衣裳趟过洧水。你若不想我,难道没有其他男子吗?轻狂的小子太狂妄了啊!
重点词语解释
褰(qiān):提起。
溱(zhēn):古水名,在今河南。
洧(wěi):古水名,在今河南。
狂童:轻狂的少年。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本诗出自《诗经·郑风》,为春秋时期民歌。通过女子戏谑的口吻,表现对恋人若即若离态度的不满,语言直率泼辣,展现了先秦时期民间爱情诗的独特风格。
彼狡童兮,不与我言兮。
维子之故,使我不能餐兮。
彼狡童兮,不与我食兮。
维子之故,使我不能息兮。
译文
那个狡猾的少年啊,不再与我交谈。因为你的缘故,让我食不下咽。
那个狡猾的少年啊,不再与我共餐。因为你的缘故,让我无法安眠。
重点词语解释
狡(jiǎo):狡猾,此处含嗔怪之意。
维(wéi):因为。
息(xī):安睡。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出自《诗经·郑风》,为春秋时期民歌。通过女子对情郎忽冷忽热的抱怨,展现恋爱中患得患失的心理,语言直白热烈,体现先秦民歌"言情"特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