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玉楼春

东城渐觉风光好,

縠皱波纹迎客棹。

绿杨烟外晓寒轻,

红杏枝头春意闹。

浮生长恨欢娱少,

肯爱千金轻一笑。

为君持酒劝斜阳,

且向花间留晚照。

译文

东城的春光渐渐明媚,水面皱纱般的波纹迎接游船。绿柳如烟,晨雾中透着微寒,红杏盛开在枝头争抢春意。人生总遗憾欢乐太少,怎会吝惜钱财而放弃开怀?我为你举杯挽留夕阳,且让余晖在花丛间多停留片刻。

重点词语解释

縠皱(hú zhòu):像绉纱般的细波纹。
棹(zhào):船桨,代指船只。
肯爱(kěn ài):怎肯吝惜。
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
北宋词人宋祁代表作,因"红杏枝头春意闹"获"红杏尚书"雅号。此词通过描绘早春景象,抒发人生短暂、及时行乐之情,末两句以浪漫手法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。

2. 生查子

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

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

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。

不见去年人,泪湿春衫袖。

译文

去年元宵节的夜晚,花市上灯火通明如同白昼。月亮爬上柳树枝头,我与心上人相约在黄昏之后。今年元宵节的夜晚,月光和灯火依然如旧。却再也见不到去年那个人,泪水打湿了春天的衣袖。

重点词语解释

元夜(yuán yè):元宵节夜晚。
花市(huā shì):繁华的街市。
春衫(chūn shān):春季穿的单衣。
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
宋代词人欧阳修所作,通过对比两年元宵节的物是人非,抒发对逝去恋情的追忆与怅惘。上阕写往昔甜蜜相约,下阕转写今日孤独凄凉,以"灯月依旧"反衬"人事已非",体现宋词含蓄深婉的抒情特色。

3. 竹枝词

杨柳青青江水平,

闻郎江上唱歌声。

东边日出西边雨,

道是无晴却有晴。

译文

江边杨柳青翠,江面平静无波,忽然听见情郎在江上唱着歌。东边阳光灿烂西边却下着雨,说是没有晴天吧,却又有晴的地方。

重点词语解释

竹枝词(zhú zhī cí):巴渝民歌体裁,刘禹锡改作文人诗体。
晴(qíng):双关语,既指天气晴朗,又谐音“情”。
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
唐代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仿民歌所作,通过少女口吻描写初恋的微妙心理,以“晴”“情”谐音双关展现民歌特色,语言清新活泼。

4. 白头吟

皑如山上雪,皎若云间月。

闻君有两意,故来相决绝。

今日斗酒会,明旦沟水头。

躞蹀御沟上,沟水东西流。

凄凄复凄凄,嫁娶不须啼。

愿得一心人,白头不相离。

竹竿何袅袅,鱼尾何簁簁。

男儿重意气,何用钱刀为。

译文

爱情应如山上白雪般纯洁,似云间明月般皎洁。听说你怀有二心,所以来与你决裂。今日饮酒作最后的聚会,明日便在沟边分手。我缓缓走在御沟边上,沟水东西分流而去。悲伤又悲伤啊,出嫁其实不必哭啼。只愿嫁得专情之人,白头到老不分离。钓鱼竹竿多么柔长,鱼尾摆得簁簁作响。男子应当重情重义,何必追求金钱权势。

重点词语解释

皑(ái) 皎(jiǎo) 躞蹀(xiè dié) 簁簁(shāi shāi) 钱刀
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
相传为汉代才女卓文君所作,因司马相如欲纳妾而表达决绝之志。诗歌以冰雪明月喻纯洁爱情,通过决绝姿态和"白头不相离"的期盼,展现古代女性对婚姻平等的追求,同时讽刺重利轻情的世俗观念。

5. 离思

曾经沧海难为水

除却巫山不是云

取次花丛懒回顾

半缘修道半缘君

译文

经历过辽阔大海的人,别处的水再难吸引他;见过巫山云霞的人,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。即使从花丛中走过,也懒得回头看一眼,一半是因为修道,一半是因为心中有你。

重点词语解释

沧海(cāng hǎi):深蓝色的大海,象征广阔深邃。
巫山(wū shān):重庆巫山县的山,以朝云暮雨闻名。
取次(qǔ cì):随意、漫不经心地经过。
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
唐代诗人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,通过极致的对比(沧海/寻常水、巫山云/寻常云)表达对妻子无可替代的深情,后两句以"修道"为托词,含蓄点明思念才是真正的缘由。

6. 相思

红豆生南国,

春来发几枝。

愿君多采撷,

此物最相思。

译文

红豆生长在南方,春天到来时抽出新枝。希望你多多采摘,这东西最能寄托相思之情。

重点词语解释

撷(xié):采摘。
红豆:又名相思子,古人常用来象征思念。
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
唐代诗人王维所作,借南方红豆起兴,以含蓄委婉的语言表达对友人的深切眷念。全诗通过"劝采红豆"的意象,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自然物象,成为千古传诵的相思名篇。

7. 卜算子

缺月挂疏桐

漏断人初静

谁见幽人独往来

缥缈孤鸿影

惊起却回头

有恨无人省

拣尽寒枝不肯栖

寂寞沙洲冷

译文

残月斜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,夜深人声寂静。谁能看见幽居者独自徘徊的身影?就像隐约的孤雁掠过。它突然惊飞又频频回头,却无人理解它的愁绪。挑遍寒冷的树枝都不肯栖息,最终落在寂寞的沙洲忍受凄冷。

重点词语解释

漏断(lòu duàn):漏壶水滴尽,指深夜。
幽人(yōu rén):隐居者,此处为作者自指。
省(xǐng):明白,理解。
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
此词为北宋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,以孤鸿自喻,展现政治失意后孤高自守、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。通过月夜孤鸿的意象,寄托人生漂泊的孤独感和对高洁人格的追求。

8. 蝶恋花

庭院深深深几许

杨柳堆烟,帘幕无重数

玉勒雕鞍游冶处

楼高不见章台路

雨横风狂三月暮

门掩黄昏,无计留春住

泪眼问花花不语

乱红飞过秋千去

译文

庭院幽深不知有多深?杨柳如烟堆叠,帘幕层层垂挂。华美的车马停在游乐的地方,高楼上看不到章台路。三月暮春风雨狂暴,黄昏掩门,无法留住春天。含泪问花,花不回答,零乱的花瓣飞过秋千远去。

重点词语解释

玉勒(lè):玉饰的马衔。
雕鞍(diāo ān):雕花的马鞍。
游冶(yóu yě):寻欢作乐。
章台(zhāng tái):汉代长安街名,代指繁华之地。
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
北宋词人欧阳修所作,通过深院、暮春、风雨等意象,表现女子独守空闺的孤寂与青春逝去的哀愁。末句"乱红飞过秋千去"以落花隐喻无可挽回的时光,体现婉约词派的含蓄深婉。

9. 江城子

十年生死两茫茫

不思量 自难忘

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

纵使相逢应不识

尘满面 鬓如霜

夜来幽梦忽还乡

小轩窗 正梳妆

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

料得年年肠断处

明月夜 短松冈

译文

十年间生死相隔,两处渺茫。即使不去刻意想念,也始终难以忘怀。孤坟远在千里之外,没有地方可以诉说心中的悲凉。纵然重逢恐怕你也认不出我——如今我已是尘土满面,鬓发斑白如霜。夜里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故乡,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。你我默默相望无言,只有泪水不停流淌。想来那年年让我肝肠寸断的地方,就是明月照耀下长满矮松的山冈。

重点词语解释

茫茫(máng máng):形容模糊不清。
轩窗(xuān chuāng):有窗槛的小窗。
短松冈(duǎn sōng gāng):种着矮松的山冈,指亡妻墓地。
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
北宋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所作,时年熙宁八年(1075年),王氏病逝已十年。词以虚实相生的手法,将梦中重逢与现实孤坟对照,抒发刻骨铭心的悼亡之情。末三句"明月夜,短松冈"化用唐传奇意象,营造出永恒凄凉的意境。

10. 雨霖铃

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

都门帐饮无绪,留恋处,兰舟催发。

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

念去去,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。

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,冷落清秋节!

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,晓风残月。

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好景虚设。

便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?

译文

秋蝉叫声凄凉急促,面对长亭时已傍晚,急雨刚刚停歇。在京城门外设帐饯行却没有心情,正留恋不舍之际,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。握着手互相望着饱含泪水的双眼,竟哽噎着说不出一句话。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,千里烟波渺茫,傍晚的云雾笼罩着辽阔的南方天空。

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,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!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?怕是只有杨柳岸边,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。这一去长年相别,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、好风景,也如同虚设。即使有满腹的情意,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?

重点词语解释

长亭(cháng tíng): 古代供人休息、送别的亭子。
骤雨(zhòu yǔ): 急雨。
凝噎(níng yē): 因悲伤而喉咙哽塞说不出话。
暮霭(mù ǎi): 傍晚的云雾。
经年(jīng nián): 一年又一年,指时间长久。

写作背景与主旨意境

《雨霖铃》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代表作,创作于作者离开汴京(今开封)与恋人分别时。全词以冷落秋景为衬托,通过描绘长亭送别、执手相看、酒醒梦回等场景,层层递进地表现了离别的痛苦和羁旅的愁思。词中"杨柳岸,晓风残月"的意境成为千古名句,体现了柳永婉约词风对自然景物与情感的高度融合。

张追梦
2
加入复习